2019年是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决胜之年,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,我县紧紧围绕“两不愁、三保障”和“四个好”的要求,以及贫困户“一超六有”、贫困村“一低五有”的脱贫退出标准,坚持建基地、强龙头、创品牌、重销售、带农户的思路抓产业扶贫,多种形式增强造血功能,实现贫困村、贫困群众持续增收。
(视频)
以合作社为引领
铺出贫困群众“致富路”
铁清镇白鹤村
在白鹤村祥鹤专合社的酒红球盖菇种植基地,一朵朵破土而出的蘑菇十分惹人喜爱,工人们正在忙着采摘,不一会儿,几个大竹篓便装得满满当当。据专合社负责人介绍,今年基地的酒红球盖菇产值将达到200万元。
铁清镇白鹤村祥鹤专合社负责人 王安衡:这两天一天有千多斤,过段时间像去年一样一天有一万多斤,今年的市场行情比去年好,去年我们外批的菇子才五块钱一斤,今年我们就批八块,这两天应该说还不够卖。
自引进了祥鹤种植专业合作社,白鹤村就近的贫困户除了可以获得每亩地每年300元的土地流转费,用产业周转金和小额贷款入股分红外,还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在合作社打工,挣取工资。
王安衡:2017年我们工人工资发了四十万左右,2018年发了三十多万。他们在我们这边务工,务工的话平均工资、加点班这些有两千多块钱一个月,土地又给他们流转,每一年他们的收益大概是在一万五左右,在我们这里务工的人多的时候有二三十个。我的想法还是想把白鹤村土特产做出亮点,带动我们更多的农户发展经济作物,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。
2014年全县有省级贫困村50个、建档立卡贫困户8471户29010人,贫困发生率为6.04%。截止2018年底,全县累计脱贫7678户26752人,累计退出贫困村38个。
以股金为资本
带领贫困群众共同发展
留耕镇重兴村
在已退出的贫困村中,铁清镇白鹤村以合作社为引领,而留耕镇重兴村则集中贫困户产业帮扶资金,发展肉牛产业,抱团取暖,合作共赢。目前留耕镇肉牛养殖面积近800平方米,存栏19头,销售市场良好。
留耕镇重兴村村民 马祖文: 我们是扶贫户,投资一万块钱来分红,每年就是五百块钱,有时候我们来做点零工,进点工资。
下一步,留耕镇重兴村将扩大养殖规模,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其中,巩固增收,同时发展黄桃、翠冠梨等种植产业,种养结合,确保重兴村脱贫不返贫。
留耕镇党委书记 叶欣茹:2019年我们将持续奋战脱贫攻坚,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,在成效上再下功夫,扎实开展回头看、回头帮的工作。在已经脱贫的重兴村和大桥村,通过推动产业的扶贫、项目配套,发展我们年出栏一百头的肉牛养殖场,五百亩的翠冠梨和黄桃基地,以及五百亩的塔罗科基地,以及和德康合作的一个养猪场,使贫困户的人均收入每年可以增加一千元,确保脱贫成果的长效稳定。
经2018年度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后,全县剩余未脱贫贫困人口853户2433人,未退出贫困村12个,贫困发生率为0.64%。
以订单农业为保障
构筑贫困群众致富信心
留耕镇黄土村
已脱贫村在巩固发展,今年脱贫村在奋勇前行,留耕镇黄土村就在我县今年脱贫摘帽的行列。
黄土村藤椒基地于2017年开始流转土地,种植面积近三百亩,今年是第一年挂果投产。藤椒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,种植过程中需要大量劳动力修枝、除草,带动当地农户就业,同时向农户普及了种植经验。
留耕镇黄土村仙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邓容富:增加贫苦户收入还是比较大的,去年我们都发了差不多二十万的务工费,(贫苦户)看到我们见了成效之后才会跟着我们种,到时候我们就以订单形式,跟他们签合同,包回收。
藤椒市场前景广阔,初步发展成功后,黄土村藤椒产业将扩大规模,通过订单保价回收的形式,带动当地农户种植,打造品质优良的藤椒品牌,实现贫困户脱贫增收。
留耕镇党委书记 叶欣茹:在今年拟脱贫的黄土村,以贫困户签订订单销售的模式,发展了藤椒三百亩,年出栏五百头的养猪场,夯实了脱贫的基础,确保留耕镇2019年72户122人脱贫,成功地让黄土村摘帽退出。
今年,我县将聚焦“3100人贫困人口脱贫和16个贫困村退出”的目标任务,下足绣花功夫,精准精细施策,以党建为引领,以产业为支撑,确保脱贫攻坚连战连胜。